• 当前位置: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正文
  •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3年05月12日 14:06  点击:[]

一、历史沿革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招生始于1996年,2000年拥有首届本科毕业生。2004年建成黑龙江科技大学重点专业,200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授权点,2007年建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内一批次招生资格,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学校建设“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要求,探索形成了以煤矿信息系统智能化为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强化以“学生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的工程专业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已在嵌入式与物联网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积累。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及专业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创新创业类等大类构成。其中,实践类课程学时超过30%,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还设置了丰富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及专业类选修课程,满足了学生们不同的选课方向。目前,建成《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人机交互技术》3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四、师资队伍概况

目前专业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拥有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教师队伍凝聚力强,业务素质及科研能力强,建成“程序设计类课程”省级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五、校企合作

本专业全面落实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理念,与新大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课、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定制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开展校企合作,切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学生就业能力。

六、学科竞赛

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近年来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百余项,同时完成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二十余项。

七、考研升学和专业就业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形成了毕业生“三高一强”的鲜明特色,即思想道德素质高,专业对口就业率高,就业薪资水平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先后涌现出姚征兵等考研优秀典型,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大学等“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以及翟朝旭等优秀就业典型,就职于阿里巴巴、百度等500强企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八、部分教师风采(教授和博士)

才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委员,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省级“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C程序设计》负责人;“教学名师型”青年才俊。研究方向:认知智能与软件工程理论。先后获得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荣获过黑龙江科技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完成省级教研项目2项,到账经费50万元以上项目1项,参与省级重点项目3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教研及科研论文10余篇,论文被SCI检索2篇,EI检索1篇。指导大学生完成省级、校级创业创新科研立项10余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教育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

赵艳芹(1975-)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并获得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连续四届获得黑龙江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多次获校三八红旗手、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廉龙颖,硕士,中共党员。校级一流课程团队成员,曾获省级教学大赛三等奖,校级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省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4部。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素质教育竞赛国家级、省级奖10项。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于海英,工学博士,副教授,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Web前端开发》等课程。主持和参与教研、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曾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智能,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剑飞,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会员,曾赴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NAIT)交流学习,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面上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60余万元。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发表科研教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篇,北大核心4篇。

牛晓霞,博士,讲师,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可重构编译,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吉林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公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EI收录2篇,专利1项。主持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赛区金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等。